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0:23 点击次数:174
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,紫禁城内传来一则沉重的消息——皇子绵宁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因病去世。钮祜禄氏乃乾隆皇帝在世时亲自选定的孙媳,虽出身显赫,但体质一直孱弱,最终未能逃脱早逝的命运,离开了皇宫这个繁华却也冷酷的环境。
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钮祜禄氏逝世后,仅仅过了“头七”,嘉庆皇帝便发布一道诏书,命令为儿子绵宁重新选定一位福晋。经过将近十天的严格筛选,最终有一名女子脱颖而出,她便是后来被尊为孝慎成皇后的佟佳氏。
众所周知,绵宁是嘉庆帝与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的嫡长子,一直备受父皇器重。早在嘉庆初登大宝之时,就秘密立绵宁为皇储。因此,给绵宁挑选福晋,必然是择取名门望族的合适女子,钮祜禄氏的入选正是这种考量的体现。
钮祜禄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府,是乾隆时代赫赫有名的将军公爵阿里衮的孙女,她的家世显赫无可挑剔,门第极高。
那么,绵宁继任的福晋来自何等显赫之家呢?
展开剩余78%绵宁继福晋佟佳氏同样出身豪门。她的五世祖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佟国纲。众所周知,康熙有两位亲舅舅,其中佟国纲继承了其父佟图赖的公爵爵位,这个爵位由孝康章皇后通过推恩赐予家族。此外,另一位舅舅佟国维也拥有公爵头衔,系由孝懿仁皇后——佟国维的女儿——推恩所得。
一个家族同时拥有两个公爵头衔,使得佟佳氏家族荣登清朝一等世家的行列。
在佟国纲之后,公爵头衔便传承于孝慎成皇后的家族一支,孝慎成皇后的父亲舒明阿继承了这份荣耀。除了舒明阿,孝慎成皇后还有几个兄弟,分别是裕诚、裕宽、第三子不详、裕祥、裕瑞、裕保。
其中,裕祥的女儿后来被咸丰皇帝纳入后宫,成为端恪皇贵妃,也就是说,端恪皇贵妃实为孝慎成皇后的家族侄女。
实际上,嘉庆皇帝急于为绵宁再娶福晋,有其深层原因。
尽管钮祜禄氏出身名门望族,但她体弱多病,始终未能为绵宁生育子嗣。嘉庆年近半百,却尚无孙辈,这令他极为焦虑。因此,钮祜禄氏去世后,嘉庆急切地为绵宁重新选定福晋,盼望为皇室延续血脉。
嘉庆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,八旗选秀在圆明园展开,舒明阿的女儿佟佳氏脱颖而出,成为绵宁的新福晋。该年十二月,绵宁与佟佳氏在紫禁城内奉旨成婚,嘉庆帝特准他们留驻宫中生活。
实际上,就在绵宁与佟佳氏结婚前夕,他身边的侍妾那拉氏已为他诞下一子,此子即后来的隐志郡王奕纬。
佟佳氏嫁入绵宁府中后,作为继福晋,自然成为绵宁内院的主母,备受宠爱。婚后第五年,她终于为绵宁诞下一位女儿,这便是长女固伦端悯公主。
固伦端悯公主是道光帝极为疼爱的女儿,自幼被视为掌上明珠。但命运多舛,她仅活了七岁,嘉庆二十四年早逝,当时绵宁尚未登基为帝。她被嘉庆追封为郡主。
次年,道光帝继位,追封其长女为固伦端悯公主,并为她修建了华丽的公主园寝,规模仅次于端慧皇太子园寝。
道光继位后,端悯公主的母亲佟佳氏正式以继福晋身份被册立为皇后,入主储秀宫。与此同时,佟佳氏的哥哥裕宽获封侯爵,使得佟家同时拥有一公爵与一侯爵,家族地位更加显赫。
事实上,道光帝的两任皇后风格迥异。嫡福晋孝穆成皇后掌控内院极为严厉,在她主理期间,绵宁的妾室未曾诞下子嗣。相比之下,继福晋孝慎成皇后性格较为柔和,她掌管后宫时,道光帝又纳入了多位妃子,如全妃、祥妃、静妃等。
这几位妃子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,嘉庆时期后宫较为平静,而道光时期则风波不断,险象环生。此现象与孝慎成皇后自身性格息息相关。
虽说孝慎成皇后去世后,道光帝表现出极度悲伤,多次亲自祭奠,但实际上他对这位继妃的感情并不深厚。若真如此,道光继位后为何未与孝慎成皇后生育子嗣,反而将关注焦点转向全妃、祥妃和静妃?
或许有人会问,为何孝慎成皇后能稳坐皇后之位达十三年?
原因在于她出身显赫,身份尊贵,是当之无愧的皇后人选。而且,她不像顺治朝那位破坏礼仪的废后,也不似乾隆朝那位因剪发遭废的继后。孝慎成皇后无过失,自然后位稳固。她身体一向不错,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道光十二年下半年起,她开始出现咳痰、手足麻木等症状,到次年四月,病情骤然恶化,不久便辞世,年仅42岁。
从病情恶化到逝世,仅几天时间,堪称暴亡。虽然如此,她并非突发重病,至少一年前已有征兆,因此遭谋害的可能性较低。
孝慎成皇后逝世后,道光帝展现了对妻子的深情,每日必前往其梓宫前奠酒。释服后,他在启奠礼、大祭、满月、两月、百日、奉移启奠及二周年等多种礼仪上均亲自奠酒,前后约有五六十次。这在清代帝后中极为罕见。
然而,道光同时也显露出“薄情”一面。孝慎成皇后丧期尚未结束,道光于十四年十月便急忙册立钮祜禄氏为后,她即后来的孝全成皇后。
(参考资料:《清史稿》《清宣宗实录》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》)
发布于:天津市